南京电影剧情简介,“收藏”历史的年轻人:在百部黑白电影胶片中汲取红色精神力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通讯员 张婷婷)“我的青春奋斗路上,有红色电影催人奋进。”在铁路合肥车务段青年职工李明龙家中,摆放了整整八箱影碟、近百部老胶片,还有两台“古董”放映机静静躺在地上。每个物件,都被他打理得干干净净。

“老电影胶片收藏门槛较高南京电影剧情简介,保存不易、占地空间大,且需要配套的放映机才能播放。周围很多年轻朋友在收藏动漫模型、运动鞋,我的爱好显得很‘中老年’。对我而言胶片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承载着几代中国人无法磨灭的珍贵记忆。如果不去保护,随着岁月的淘洗,它将逐渐消失。”32岁的李明龙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电视尚未普及,看电影是为数不多的消遣娱乐方式之一。父母工作繁忙,李明龙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我小时候爷爷常带我去看电影,他当年为我讲解电影情节的场景仍历历在目。”李明龙说,新中国成立那年,16岁的爷爷光荣入党,他勤勤恳恳工作了一辈子,在滁州明光市财政局退休。

2014年,李明龙进入铁路部门工作,有了经济能力后,他开始收藏老电影胶片、海报等物件,“这既能回忆和爷爷共处的时光,更可以借此了解过去的故事,将我们的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图为《永不消逝的电波》影片拷贝鉴定书

有一次,他在网上看到一位电影发行公司的老员工有藏品出售,就特意乘坐高铁去江苏昆山,收来了10部老电影胶片。一部珍贵的黑白纪录片《少奇同志,人民怀念你》,是他到河南郑州一家电影胶片交易市场里淘来的。

他说,电影胶片是消耗品,过度播放、保护不当都会造成不可逆的损耗,只有亲自去看才能确认胶片的完整度。

收到的新胶片,李明龙会仔细地擦除片夹上面的铁锈,重新进行喷漆,保护其不被腐蚀。有一部胶片上的画面有许多污垢和噪点,胶片齿孔也破损了,他一帧帧手工修复。“每当看到这些胶片经过修复之后,放出来声画清晰,不跳片、断片南京电影剧情简介,我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图为老电影胶片盒

1952年,我国第一家国营电影机械厂南京电影机械厂成立,随后制造出国产16mm及35mm移动式有声电影放映机,供全国工矿企业和广大农村发展电影放映队用。

图为李明龙收藏的长江FL-16-2型放映机

“我有南京电影机械厂制造的长江FL-16-2型放映机,仿制的乌克兰KAT机,是我爷爷退休后在当地一位老放映员手里买的,是1966年4月生产的纯铁制钨灯机。”李明龙说,“这台机器再业界俗称‘老五四’,当年风靡全国,见证过中国老电影最辉煌的时刻,现存的大多是模型机,仅作展示使用。”

他平时习惯用的是同厂上世纪70年代生产的长江F16-4A型,这台机器操作更为便利,是他上班后在电影交流群里淘来的。

图为李明龙在调试长江F16-4A型电影放映机

李明龙用这台放映机给同事演示过建国前拍摄的老电影《万家灯火》,电影讲述的是国统区底层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他手里有一张装裱好的电影《巍巍昆仑》的海报,是一家放映公司的退休员工赠予他的,影片以解放战争为背景,描写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共中央彻底粉碎蒋介石“黄河计划”的故事,是国庆40周年时的献礼片。

“《建国大业》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片,讲述的是从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发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李明龙说,2012年之后,这部胶片停止洗印了。

每次播放完毕,他小心翼翼地将胶片放进护片袋中。“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通过观看胶片电影,我了解到很多革命故事,进一步领悟到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图为李明龙在调试长江FL-16-2型电影放映机

“对我影响最大的电影是《上甘岭》,爷爷第一次带我看时,我才8岁,惊心动魄的战斗过程感染了我,我手上都是攥紧拳头出的汗。现在每当听到歌曲《我的祖国》,这部电影的画面就会在我脑海里浮现。长大后,我又陆陆续续将它看了七八遍,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感悟。”他说。

“我刚上班那会,安庆还没有通高铁,现在铁路四通八达。我家乡明光市的高铁站也在建设之中。有幸生活在这个美好的时代,作为青年党员,有幸参与、见证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他说。

今年是建党百年,单位邀请他为职工放映胶片电影。“和年轻同事们一起重温历史,忆苦思甜,从慷慨悲壮的热血岁月中汲取前行动力。”李明龙很是感慨。

图为李明龙介绍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