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账号运营简介,关于自媒体平台运营分析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Web2.0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一场媒体变革。本文将以中国具有代表性的自媒体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内容分析,运营模式分析和问题分析,采用文献法和个案访谈法,初步探讨自媒体商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困境。

关键词:自媒体;运营模式

一、发展历程

“自媒体”(We Media)的定义由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的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学者提出,美国学者丹?吉尔在专著《We The Media》中对自媒体的解释有“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自媒体又可以称为“个人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具有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特点。

本文将以中国具有代表性提供知识性服务的自媒体产品为例,对其进行内容分析,运营模式分析和问题分析。

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12月21日,该知识性服务视频正式在优酷网上线播出,同一天,该节目的同名微信公众号也开通了运营。三个合作伙伴的分工分别是:一人负责产品、社群和品牌的核心,另外一人负责日常运营服务,最后由一位资深人士负责总策划。

在2015年5月,该团队经历一次分家,该知识性自媒体平台也发展到了一个重要节点,运营服务由情怀转向加重商业气息。

视频节目在优酷网累计播放量突破三亿,累计制作181期节目自媒体账号运营简介,视频评论超过10万条,优酷评分达到9.3分。同时,节目的微信公众账号的微友也超过了600万。可以说,该品牌已经从一档互联网自媒体视频产品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互联网知识型社群品牌。

二、内容分析

该自媒体品牌起家的是产品,是优质的知识性内容。它的内容以音视频为主,文字为辅。视频每集30分钟到50分钟不等,每期的话题涉及面广泛,没有固定的规律和章法,让受众猜不到下期内容,以制造悬念。

微信公号每天都会推送60秒整的音频,输入关键词即可看到一篇相关文章。正如罗振宇所说,死磕自己,愉悦大家。借助新媒介,完成远距离交换知识,跨越时间交换知识。

用户运营和新媒体运营_自媒体账号运营简介_产品运营和新媒体运营日记

该团队还开发了两个产品,一个是线上读书和线上听课的APP,让用户以1:1的价格购买虚拟货币用于购置课程和电子书。在另外一个知识品牌,它的功能被定义为:年轻人的自我成长平台。不过笔者发现,在这一公开课平台,课程和游学板块的更新均停留在2015年,不禁让人觉得这一条产品线,有被“放荒”之嫌。

三、经营模式分析

2013年8月,该自媒体招募首批会员,普通会员身份标价200元自媒体账号运营简介,共5000个名额;铁杆会员身份标价1200元,共500个名额。因为没有讲会员资格的“优惠”,直接标价招募,被称为“史上最无理的付费会员制”,伴随着非议,会员招募半天告罄,共计收到160万元会费。

2013年12月二期会员招募,这一次招募该团队在交款方式要求会员只能通过微信支付平台。在12月27日这一天,共招到2万名会员,入账800万元。三年前,微信支付的普及率还比较低,想要入会的会员首先得先研究如何微信支付。付款方式上的“霸道”是一石二鸟之举,不仅考验了粉丝的忠诚度,而且也成功的为合作方做了一个广告。[1]

为了回报早期会员,罗振宇给会员提供了五种福利:终身免收会员费、终身打折、终身特权,新产品福利和转让会员资格。

自媒体账号运营简介_用户运营和新媒体运营_产品运营和新媒体运营日记

追溯其三年多的发展历程。它的初期,主要指在2015年前,在运营模式上主要分为四个板块:1、推出自媒体视频;2、免费推广,粉丝打赏;3、帮助其他自媒体人打造产品;4、寻求合作。推广方式包括优酷视频节目,贴吧,粉丝打赏,招募会员。

在积累了一大批精准客户后,它的经营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业务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提供知识性服务;二是成为用户信息集散地;三是在智能产业等新兴领域投资。推广方式包括优酷视频,微信推广,推荐有意思的书和开发了APP及推出各种线上课程。

四、存在问题

在该自媒体商业版图越扩越大的同时,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和对资深粉丝的访谈,笔者总结出其存在的以下隐忧:

(一)从良心推荐好书到为售书而“背书”,推荐书质量打折扣

他们的粉丝直观感受到,最开始该平台上推荐的书,几乎本本均是好书,然而伴随商业化的不断推进,推荐书的质量似乎打了折扣,让我们产生罗振宇为了推销书而在“背书”的感觉。他们推荐的书一般都是精装,价格也要高于其他线上电子书网站,精致的印刷,和有“营养”的图书,是吸引用户的关键。换位思考,如果买回图书的内容不能真正吸引顾客,从消费者心理角度来看,也会让人产生不值的感觉。

(二)视频发布者个人魅力体的不可替代性难以把握

在2013年5月该平台发表的文章里,视频发布者认为,在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信息零价值,信息渠道也不再值钱。传播的枢纽是魅力人格体。啥叫魅力人格体?有种,有趣,有料。魅力人格体,也正是该平台运营前期的真实写照,以个人魅力,打造知识社群。

伴随商业版图扩大,如何完成从主要依靠个人魅力到对品牌的忠诚关注,也将是要面临的巨大挑战。

(三)几起抄袭在知乎上引起轩然大波

转载在搜狐公众平台上《卤煮参考》的作者指出[2],该平台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使用王路的文章《你过了跟别人比拼记忆的年龄了》,并且删除原作者信息。然后,同样又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使用谢熊猫君的《如何辨别身边的聪明人》一文,在被原作者发现后补了稿费。之后再次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使用谢熊猫关于人工智能的翻译稿。

较于抄袭事件本身,该平台回应的态度更是将自己推到风口浪尖。《卤煮公号》的作者将其归为三类:第一,已付费赔偿,尽管是被告知后。第二,态度傲慢,认为被转载作者应该感到荣幸。第三,文章末尾有声明,希望原作者联系索要酬劳。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玉玉.网络视频节目《罗辑思维》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2015(05)

[2] 罗辑思维,为什么越来越像邪教http://mt.sohu.com/20160101/n4332517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