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做自媒体目的,自媒体如何吸引并留住粉丝?运营中有哪些重要节点?

最早接触微信公众号运营,是在2014年。

一个同乡的师兄,在深圳跟人合伙开了家牛肉火锅店,并开通了公众号“深圳潮汕人”发布一些店面优惠或线下联谊信息,为了将公众号做大,他找了包括我在内的另外4个同乡一起运营。后来,由于大家都忙于工作或实习,这个账号慢慢就停运了,积累了几千的粉丝,其实也蛮可惜的。

阴错阳差去了媒体公司实习,才真正接触系统的公众号运营知识,帮大企业做官微代运营、做创意策划;机缘巧合又做了一年的互联网商务扩展,却总想再做个新媒体账号。2015年8月,参加了一期八节课的线下新媒体培训。其实课程的内容,我并没有认真听讲,因为大部分的套路,我都懂。但却重燃了我想开个公众号的欲望。

培训课程有个作业,每个学员都要注册个公众号,我便注册了“零基础学做吃货”,发了几篇文章,却不知道要写什么了,便停运了,还想就此放弃。2016年初,我的新媒体老师又要开新课,邀约了我和之前的学员去做助教。晚上,大家聚餐。跟同学谈到不知道公众号要做什么内容时,有师兄建议:你干脆就用自己的姓名注册算了!

我还真的注册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断断续续,这一年,我原创了近40篇文章。在不做推广的情况下,各自媒体平台粉丝总数逾千,单篇文章最高阅读量超过15万。知乎、简书、今日头条都开通了同名账号。上周,正式成为新榜签约作者,加入今日头条教育问答导师团,并受邀开通了UC订阅号及企鹅平台。

我的经验,可能不适应于企业官方账号或团队运营的个人账号。但对那些基于兴趣,想在业余单独一个人运营账号的,倒有些借鉴意义。

为什么我不主张团队运作呢?因为在没有资金支撑,没有形成项目规模运营时,团队是很难坚持的。当大家工作都忙时,账号运营就容易被忽略,甚至会想着“反正我不做,别人也会去做”“反正我做了,最终也不归我所有”,正所谓“三个和尚没水喝”。反而,一个人独立运作,也许没有商量选题,文案排版都要自己来,但却相当自由,正因为无论成果好坏都是自己的,反而有恒心能坚持下去。

如果你刚巧有心想开个自己的公众号,又刚巧看到我这篇文章,不妨记住我下面的6点建议。

1. 不要局限于公众号,多平台战略运营

除了微信公众号外,知乎、今日头条、简书这些自媒体平台都可以注册。文章在公众号推送后,可以复制到其他平台。这4个平台的个人账号注册门槛比较低,按要求填写注册资料一般都能通过。知乎偏向干货技能类,可以针对热门问题用心撰写答案,在文末及个人资料都可以提及微信公众号,导流效果还算理想;今日头条偏向娱乐生活类,热门影视作品、热门社会问题、娱乐八卦这类内容关注量大,但用户喜欢骂娘,一言不合就问候小编祖宗,因此要有颗强大的心,漠视不雅评论;简书算是比较文艺的,情感、职场、办公技能或各种旅游攻略贴比较受欢迎,对微信公众号抵触大,导流效果最差。另外,UC订阅号、搜狐自媒体、企鹅媒体等都可以考虑入驻。

这些平台有个共同点,就是大号通吃。但凡知名度高的微信公众号创业者做自媒体目的,在这些平台也都能看到,而且关注量也大。不起眼的个人账号始终处于边缘,但不要因此而放弃。运营,本质上是个细水长流的活,要耐得住性子,要抵抗失落消沉的情绪。

2. 比起公众号名称或排版,内容更重要

新榜收录我的公众号时,将其归纳在情感类别。但实际上,我的内容多而杂,还真不好归类。当初就是不知道要起什么名字,才用了自己的姓名。至于排版,更是不讲究,我都是长文,除了封面图或者必要的图片,坚决不插入任何以缓解视觉疲劳或活跃节奏为目的的图片,不求个性反而有了个性。名字也好,排版也好,其实都是形式上的东西。真正能抓住粉丝的,还是内容。

内容好不好,不要怕人评价。有争议,才有流量。我的那篇《为什么潮汕人做生意的多,能成伟大企业家的少?》,刚发表时,不少人跳出来指责我对潮汕生意人有偏见,甚至在群里@我,说我不了解潮汕实情。但又有人说我写得好,还问我能否转载。作为一个码字娃创业者做自媒体目的,就该有容忍别人指摘自己文字的气量。

3. 要会讲故事,多讲真实接地气的故事

关注我公众号的老粉,不难发现,我经常会举例子来说理,讲自己的故事、父母的故事、朋友的故事,朋友的朋友的故事。为什么大家喜欢听故事呢?因为故事里面有人,这个人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只要稍稍描述,脑海中便有记忆。有了痕迹,便具象化,阅读起来也有趣多了。而真实的故事,容易引人共鸣。“原来还可以这样!”“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这样想!”“他那么挫都能成功,为啥子我不行!”听到的故事,触动了心弦,激起了涟漪,荡开了思绪,便有“深得我心”的认同感。

而这些故事从哪里来呢?只能靠多积累,在跟人交流或听人说话时,多揣度别人的故事。我之所以读小学就近视了,并不是因为学习多积极,而是特别喜欢看《故事会》,但老爸不允许我看这些闲书,我只能偷偷摸摸在被窝里看、在阁楼里看,光线不好,硬生生熬坏了眼睛。但正因此,我喜欢看故事,也爱讲故事。

4. 要抓住热点,不求早不求全但要深度

王宝强闹离婚、张靓颖被妈妈逼分手、《欢乐颂》热播、顺丰快递小哥被打、西安电商老板带员工下跪、江西年夜饭等社会热点话题,节假日甚至广州刮台风放假、“下雪”等,我都及时写了相应的文章。我曾在新媒体培训课程上,跟学员强调“文出有因”是很重要的。抓住热点或节假日来写文,永远不会写得突兀,还可蹭热度增加流量和关注度。

但往往热点事件会不断反转,各路大号也纷纷给对立的观点站台,不用第一时间发文,也不用说得面面俱到。这个时候保持自己的观点独立性和判断性很重要。但也是最难的。我越来越发现,很多人完全是没有自己的判断力的,做个事说个话畏畏缩缩,唯恐得罪人,每走一步都要问下一步怎么走,你踢他一下,他就前进一步,你不踢,他就原地踏步。

5. 要有好奇心,多跟圈子人沟通多听课

好奇心,太重要了。我很庆幸,至今遇到不懂的问题,或者新鲜事物,我会想去了解,去查资料,去体验。这个过程,原来不懂的,慢慢就懂了;不会的,慢慢就会了。不知不觉,还多了一项技能。虽然是做个人公众号,不用团队头脑风暴,但不要把自己局限起来。多出去跟自媒体人交流,多参加活动,没有活动就自己组织。今年4年份,有幸参与策划了广州自媒体交流会,并在活动现场做主持人,借机认识了更多自媒体运营者,不由得感慨山外有山。

其实,自媒体运营相关的课程,并不少。线上线下都有,只要有心,想学,接触到这些资源并不难。难在坚持,到现在,只要有空我还是会通过一些渠道去学习,找一些相关的书籍去看。为什么别人知道的,你却不知?并不是别人比你厉害。你只是懒,还不敢承认罢了。

6. 多积累生活素材,灵感自然会来敲门

我一直相信,文字源自生活。读大学前,我没离开过潮汕,我的视野和见识也局限于潮汕;在广州读大学后,反而对潮汕有更深的了解。走出来,从客观的视角来看土生土长的乡土,才有更多的体验和想法。

上个月,我去深圳出差,本来安排参观鹅厂的,但临时被放了鸽子。在出租车上讲完电话,司机说:“你不说潮汕话,还真不知道你是潮汕的。”我以为他是老乡,结果不是。只是深圳潮汕人太多了,做过他车的潮汕人也太多了,久而久之,他竟能分辨。他又说:“你们那边重男轻女呀,尤其是我这一辈的。我曾经载过一个40多岁的妇女,在市场贩卖海鲜,说自己没读过书,但晓得做生意。我问她,你又没知识,怎么懂得呢?她说,我从这边8块钱一斤进货,卖到那边15块钱一斤,不就是赚钱的嘛。”普普通通的一个小故事,竟听得我心酸酸。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写文字,尤其是原创文字,是需要灵感的,而这些灵感往往是不小心被触动的。如果被触动了,就默默记在脑海的素材库里。

本文由“柯玉圆”原创,如需转载,请登录新榜网站版权频道(cc.newrank.cn)

柯玉圆,新榜签约作者,今日头条教育问答导师。混过传统媒体,也玩过新媒体,干过互联网BD,现为某上市互联网公司码字娃。欢迎添加微信号 keyuyuan92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