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电影的剧情简介,从《八佰》到《金刚川》:战争电影的逻辑变换与攻守易势

我不是一个很善于追新的人。虽然重要的电影我都会第一时间去看,但总是要先放一放,等待感觉沉淀下来,再考虑要不要进一步地分析评论。

因此也错过了不少“新鲜热辣”的机会。就拿《八佰》和《金刚川》来说,我基本都是第一时间观看。但看完后虽然也关注了网上评论,却一直没有出声。

这两部都算是去年的现象级电影,尤其是《八佰》在疫情之下创造的票房成绩(为2020年全球票房冠军)以及其遭到的铺天盖地的网络舆论洪流。

按照前两年的惯例,我本来都要在岁末点评一下上一年重要的十部电影,再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但去年因为疫情,全球的电影市场遭受重创。在这种情况下,排座次的方式就不太适合了。

但总结的工作还是要做的。而评论2020的电影市场,《八佰》和《金刚川》又是绕不过去的话题。因此我还是决定写下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试图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1.《八佰》为何会遭遇一面倒的网络恶评,而在恶评之下,又为何创造了票房奇迹?

2.从《八佰》到《金刚川》,中国的战争题材影片体现出了什么样的变化,背后的原因和线索又是什么?

3.为何在《八佰》一面倒的恶评之后,《金刚川》却体现出了舆论的两极分化(其中约有一半的KOL,在给予《八佰》差评的同时,却给了《金刚川》好评)。

4.《八佰》和《金刚川》在中国的战争题材电影中究竟能占据什么位置,今后的路又该怎么走?

一、林中有两条路

1998年,有两部战争影片同时入围了次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一部是大名鼎鼎的《拯救大兵瑞恩》,另一部是现在有些不太知名的《细细的红线》。

八百电影的剧情简介_古曼电影剧情详细简介_柳云龙版背叛剧情分集简介

古曼电影剧情详细简介_八百电影的剧情简介_柳云龙版背叛剧情分集简介

两部电影都是二战题材,一部展现美军在欧洲战场,另一部则对准了太平洋战场中的瓜达康纳尔岛战役。从历史影响来说,《拯救大兵瑞恩》无疑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虽然在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角逐中败给了《莎翁情史》(但后世几乎公认这是奥斯卡评选中的一次败笔),但在战争题材作品中,《拯救大兵瑞恩》的地位和影响几乎无需多言。可以这么说,《拯救大兵瑞恩》之后所有的战争影片,都在模仿《拯救大兵瑞恩》。

相对而言,《细细的红线》则小众很多。从表现手法上,《拯救大兵瑞恩》是那种特别模范的好莱坞影片,虽然在拍摄手法镜头语言以及特效等诸方面实现了几乎全方位的突破,但却仍旧像一部工整的命题作文,中心明确,主题先行,大家一看就知道要表达什么。

而《细细的红线》则带有明显的“反思战争”的意味(注意反思战争不一定等于反战),镜头风格和台词对白等带有艺术片气质,主题也相对晦涩,不是那么“爽”,没有“直给”。虽然曾斩获当年的柏林金熊奖,但与赫赫有名的《拯救大兵瑞恩》比起来,《细细的红线》似乎被影史遗忘了。虽然间或有那么一两部影片能让我们想起这部作品的只言片语和一鳞半爪的气质,比如《硫磺岛来信》等,但总体上影响力根本不能与《拯救大兵瑞恩》相比。

古曼电影剧情详细简介_柳云龙版背叛剧情分集简介_八百电影的剧情简介

而有意思的是,《八佰》却使用了《细细的红线》的特效团队。由此可见导演管虎心中这部影片的立意和出发点是有特别之处的。

如今网上的恶评,大多认为管虎拍摄这部影片的初衷就“不善”,就是抱着给国军“招魂”,歪曲历史的动机去的。然而,拍摄是个主观的过程,观影却是个客观的过程。大多数人在走进影院之前,并不默认有一个“必须认同/反对导演”的初衷存在,而是“看看再说”。导演可以决定观众能看到什么,却并不能决定观众的反应。

如果先撇开主观的善恶动机,先假定管虎心中有一个“我要拍摄与以往所有都不同的一部战争影片”的念想,似乎也不为过,使用《细细的红线》的特效团队似乎也能证明这一点。从结果来说,他确实做到了。

二、《八佰》问题何在?

我们现在知道,《八佰》的上映过程可谓命运多舛,之前经历了多次撤档、改期、修改,还经历了出品方华谊兄弟的资金链问题风波,最终决定在疫情被控制后的影院复工期出来“打头阵”,颇有点“视死如归”的气势。

八百电影的剧情简介_古曼电影剧情详细简介_柳云龙版背叛剧情分集简介

柳云龙版背叛剧情分集简介_古曼电影剧情详细简介_八百电影的剧情简介

最终的结果也是冰火两重天,在网络声浪的一波波恶评中,《八佰》的票房却节节高升,最终成了2020全球票房第一。而深陷风波的华谊兄弟也获得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在上映之前,有诸多文章已经从各方面进行了各种猜测和“脑补”。很多人先认定了这是一部“歌颂国军,翻盘历史”的居心叵测之作,然后根据真实的史料做出了各种推测,并叫板导演“他敢不敢拍出……诸若此类的情节?!”

根据网上的推测和预判,我有意识地在影片中寻找了这类文章提出的一些点。结果令我非常意外,那些被很多KOL提及的点,居然大部分都在影片中出现了。

也正因为如此,这部影片的观感实际上并不是很“爽”。传说中的替国军翻案并没有出现,至少没有浮现在表面上。反而,这部影片中的国军显得非常“憋屈”,其中懦弱无能贪生怕死之辈更是比比皆是,而最后也没有一个通常意义上的“升华”,而是以一个大致符合历史的“撤退”作为结尾。

但同时,这部影片又是一个包含多重视角的“群像戏”,诸多的桥段和视角交织在一起,让人一头懵圈“导演到底想说什么”?而并不顺畅的观影体验显然更一步刺激了评论区的吃瓜群众,部分人更加认定“他不是心不够坏,是坏而且能力不行”。

这种令人哭笑不得的舆论态势,似乎必须要由编导管虎买单。很多人也贴出了微博等诸多“证据”八百电影的剧情简介,以证明大众的判断不错。我则比较同意汪海林的意见:这部影片是一个“草稿”,导演将想清楚的没想清楚的东西都一股脑儿摆了出来。

一般来说,作品作为作者最终呈现的结果,总是要将那些潦草的段落、毛边、废料给去掉的。但奇怪的是,《八佰》不仅不像一个经过最终打磨的工业成品,似乎将每一个阶段的半成品以及制作过程全都放了出来。从影片中我没有看到一个“深思熟虑的国军粉”的导演,倒像是一个在学习该怎么拍电影的学生,不停地反转,不停地磕绊,不停自我否定而后又强行开拔,造成这部影片始终在一种纠结和紧张的情绪中挥之不去。

然而吊诡的是,这种气质反而与历史上真实的四行之战有了某种“同频共振”的暗合之感。历史上的四行之战据说是人类史上第一场被“现场直播”的现代战争,也是蒋委员长精心安排设计的一场向列强“秀肌肉”又“乞怜”的表演战,因此具有非常不同于常规战争的历史意义。

而管虎,尽管各路KOL可以用各种侧面证据咬定他就是一名“国粉”,但客观来说,看完这部影片的人,恐怕都不会对其中的国军有正面印象,“洗白”更是无从谈起。

这就奇怪了,到底是管虎“能力不足”,还是他中途改变了想法,还是有什么更深层的意思没有被观众发现?

柳云龙版背叛剧情分集简介_八百电影的剧情简介_古曼电影剧情详细简介

三、票房缘何高企?

与《八佰》在网络上几乎一面倒的恶评相对应的是,现实中的票房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以非常凌厉的速度迅速攀上高峰,直至成为年度冠军。

这又是非常令人意外的。根据以往的经验,在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的发酵对电影票房的影响几乎有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交互方式的迅捷有效,现在那种在电影上映之前铺天盖地宣传,试图“骗观众进场”的前自媒体时代的营销策略几乎都失效了,观众的口碑加成对电影的票房影响是立竿见影的,哪怕前期吹得再花哨,实力不行也会迅速扑街。

反之,如果影片质量过硬,即便开局有些不利,也能迅速反转。这方面正面的例子有《流浪地球》、《红海行动》等。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支撑了《八佰》的票房神话,又是什么导致了网上口碑与线下票房的如此分裂?

我们似乎可以用疫情之下封厅半年、观众长久压抑的观影欲望突然爆发“报复性观影”来解释。然而去年七八月份影院重启后上映的不止《八佰》一部电影,称得上大片的也有《信条》等,却唯独《八佰》吃到了最大的红利,这是为何?

从硬件方面来说,《八佰》的阵容无疑是豪华的,工业水准也算是近年来战争电影难得的突破,故事虽然讲得磕巴,但激烈的战斗场面也不算少,从纯粹的视听体验的角度,也算能值回票价。但这仍然不能支撑《八佰》到成为现象级电影的地步。

戴锦华在评价《八佰》时,说到了“历史不在场”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这部电影中总共出现了五个以上的视角,作为一部片长不到两个半小时的电影来说,这显然有些多了。这其中不仅有军人的视角,对岸群众的视角,外国记者的视角,甚至还有乘着飞艇的“空中观察团”的视角。

管虎也曾在导演访谈中讲述过用多重视角的意义。对于我来说,重要的问题并不是“他或它在多大程度上还原了历史”,因为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大多数的影片被拍出来的初衷并不是还原历史。一切的文艺作品,本质上都是通过各自的手段,来讲述当下。

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几乎已经很久没有迎来一部战争历史题材的大片了。印象中从《金陵十三钗》之后,在主流电影市场中,战争历史题材“大片”已经缺席了七八年。而这几年正是电影市场迅猛增长、票房高歌猛进的几年。

在各类题材百花齐放的前提下,战争历史题材重新走入观众的视野,也是应有之义。但这跟“还原历史”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说到这里我想到了已故的周传基教授评述当年《巴顿将军》在他那一代人中引起的反响和震撼。

当时确实起了类似《泰坦尼克号》的轰动,不过仅限于电影圈内。我看了之后感到震动。二十多年没有接触美国电影,没想到他们跑得这么远了。震动之余有一个想法,是不是仅仅我一个人有此感。于是就有意进行了一次调查。由于当时看《巴顿》已经成为一个社会事件,所以只要是电影圈内的人,见面似乎都会问一句,看过《巴顿》没有。我就故意回答“没有,怎么样?”“嘿,真棒。”“怎么个棒法。”“那旗子好大!”我心想,完了,中毒了。

柳云龙版背叛剧情分集简介_古曼电影剧情详细简介_八百电影的剧情简介

看过《巴顿》的观众是否都感觉到了这是一部宣扬美国帝国主义黩武精神的宣传片呢?似乎有人认为这部影片是反黩武精神的影片。我们的社会主义的中央电视台把《巴顿》播放了五次以上,这简直是莫明其妙。是不懂视听语言所造成的最大的错误。难道我们不知道,有不少年青人看了我们拍摄的介绍美国的纪录片后说,他们真想到那水深火热的地方去。你那水深火热的解说词有什么用。画面征服了他们。(周传基分析《巴顿将军》)

在周传基老师的叙述中,《巴顿将军》是经历了六七十年代越战、民权运动、水门事件等一系列挫折后,美国好莱坞试图重新唤起青年的爱国热情,鼓励入伍的一部政治宣传意味浓厚的影片。但也恰是这部影片,在当时的美国和中国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而历史上的巴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与在影片中的形象有多少出入,这反而成了次要的事情。冯小刚的《甲方乙方》中英达所扮演的那位巴顿迷,在当时的国人中不在少数。

柳云龙版背叛剧情分集简介_八百电影的剧情简介_古曼电影剧情详细简介

也就是说,对于很多人来说,真实的历史并没有那些历史专业者和KOL想象的那么重要。甚至由于在主流电影市场战争历史题材影片缺位七八年的情况下,《八佰》的重新登场不仅填补了空白,更可能直接改变国产战争电影的创作思路和欣赏习惯。对于懂事后基本没怎么看过国产战争片、也从没有亲历过战争的90后00后来说,《八佰》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取代他们对战争的感性认知,就像《拯救大兵瑞恩》重新定义了战争片一样,《八佰》也重新定义了中国电影观众的战争想象。

柳云龙版背叛剧情分集简介_八百电影的剧情简介_古曼电影剧情详细简介

更重要在于,《八佰》的多重视角和“草稿”式的电影文学语言,与当下的时代有了一种奇妙的共振感。对于刚从疫情中逐渐恢复正常生活节奏的中国观众来说,影片中的四行仓库似乎正像年初处于病毒肆虐“震中”的我们,而那些拿着望远镜开着飞艇的各国观众们,似乎也正“隔岸观火”独善其身。而现实是我们最先战胜了疫情,回归了正常的工作生活节奏,而那些似乎置身事外的国家和民众却如同当年的西方列强一样,最终卷入了二战的烽烟。

历史在某些地方惊人的相似,但在某些地方又绝不会重演。而正由于经历了疫情的考验,让暂时安稳下来的我们可以挣脱出过去的节奏,去重新审视和反思我们的生活,重新连接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意义上,《八佰》的反思性不在战争,不在历史,不在某个主创人员的内心情结,而在当下的我们与现实间的张力和时代的焦虑上。

而影片中的多重视角,正如同被带到“想象的历史现场”的观众,试图从中发现适合代入的角色。而最终没有找到安全的落脚点的观众,没有意识到历史的“在场”,却意识到了现实的“在场”,从而在一部试图挣脱主流视角的电影中获得了布莱希特式的“间离”体验。

而此前,或者此后,恐怕都没有这种历史与现实间离的诡谲的观影时空和体验窗口了。

四、《金刚川》到底是好是坏?

与《八佰》相比,随后上映的《金刚川》由于管虎同为主创导演,加上张译、魏晨、李九霄、欧豪等熟面孔,广大KOL和吃瓜群众早就“摩拳擦掌”,给《金刚川》预备了各种前菜和硬菜。

古曼电影剧情详细简介_柳云龙版背叛剧情分集简介_八百电影的剧情简介

然而,相比于《八佰》的一面倒,《金刚川》却遇到了舆论的两极分化。至少我所观察到的KOL里,有一半先前激烈批评《八佰》的,这次却站到了《金刚川》一边。

那么《八佰》与《金刚川》到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为什么会有口碑的分裂呢?这里我先阐述一个态度,就是即便影片本身并不承载“还原历史”的功能,也应该在大节和重要的史实上尊重历史。

而同时,经过《八佰》的舆论淬炼后,更为驾轻就熟的网络评论者,将《金刚川》作为下一部“包含祸心、翻案历史”的作品,进行了更为彻底和细致剖析。那严谨如历史论文版的考据与查证,基本将这部影片的各种细节和情节里外里扒了个遍。

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做法是有些过了。因为按照同样的标准,恐怕没有几部,哪怕是有口皆碑的战争历史题材影片是经得起这样考证的(不论中外)。拍战争电影不是纪录片,并且哪怕是纪录片,也同样可以通过剪辑和取舍来呈现“不一样的历史”,完全的“客观”在历史研究中,也是一个只能无限接近而难以达到的任务。更不要说电影了。

并且,预设立场,有罪推定,也不是一个客观的观影态度。举个例子,影片中有一句志愿军的台词“哪个不想拿奖章啊”,被人诟病是“功利主义”。然而他们也许并不知道,1956年的《上甘岭》中就有这样的台词:

毛四海:排长,照这样打下去,到天黑还得打多少次啊?

陈德厚:哼!谁知道呢?

毛四海:呵,真没有想到,排长!

陈德厚:没想到?毛四海,在这个阵地上打仗,要能立了功,呵呵……

柳云龙版背叛剧情分集简介_古曼电影剧情详细简介_八百电影的剧情简介

毛四海:哎?要能立个一等功吗?

陈德厚:准能世界闻名。呵呵……

那么,《金刚川》应该在什么意义上被审视,它和《八佰》的区别又在哪里?

在KOL对《金刚川》的评论中,我也发现了“多重视角”,这与《八佰》中的“不同视角展现同一事件的不同环节”不一样,是从“多重视角不断对事件中的环节进行重新讲述”。这种做法无疑让人联想到《敦刻尔克》。

柳云龙版背叛剧情分集简介_古曼电影剧情详细简介_八百电影的剧情简介

就像《拯救大兵瑞恩》之后的所有战争片,都在学习《拯救大兵瑞恩》一样,《敦刻尔克》之后的战争片,似乎也都在学习《敦刻尔克》。

但问题是这种学习,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对于在影片中让中美的军人进行决斗式的血肉搏击,更是各执一词。说好的一方认为,这是在以往的战争历史题材影片中从没有过的,试图从敌人的主观视角来表现“敌人眼中的战争和我们”,从而提供了更客观和全面的“零距离体验”。而反对方认为,这是一种一厢情愿和自信不足的表现。

如果我们还坚持在“还原历史”的立场里,那么无论采取什么视角,实际上都不是主要的。批评方的很多意见集中在,金城战役中的志愿军在装备、后勤、战略、战术等已经不像早期战役中的那么窘迫,甚至很多方面占到了优势,电影里却还停留在那种“小米加步枪”的阶段,甚至有“抹黑”的嫌疑。

在我看来,那些历史考据式的批评实际上无法对《金刚川》形成实质性的否定,更没有办法说服那些被电影感动的观众。批评者首先需要弄明白,到底是什么地方打动了观众,才能有的放矢。

无论支持反对方,对于其中一个场景是不会忘却的,那就是我军的喀秋莎火箭炮万弹齐发,在夜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飞向敌方阵地的情景。

在KOL的网络评论中,也曾引用了一句网友的话:炮火对于这一边的人是死亡和毁灭,对于隔着一条河的人就是礼花。

古曼电影剧情详细简介_八百电影的剧情简介_柳云龙版背叛剧情分集简介

不得不说,虽然战争在本质上是双方通过相互毁灭来形成威慑,达到政治目的的过程。但在镜头中,却仍是能呈现出一种美的。但这并不同于之前由香港某些导演发扬光大的“暴力美学”。在《金刚川》中,这种美更多体现为“力量之美”和“形体之美”。

古曼电影剧情详细简介_八百电影的剧情简介_柳云龙版背叛剧情分集简介

在过去的影片中,大多反映我军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顽强的战斗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无论是《上甘岭》还是《英雄儿女》等,主要反映的都是战斗意志和战斗精神。

八百电影的剧情简介_古曼电影剧情详细简介_柳云龙版背叛剧情分集简介

而到了《金刚川》,观众审美意识的变化,不仅在于影片所反映的历史,更在于当下。尤其是过去几年中,中美由贸易争端开始的一系列相互角力和对抗,都深刻影响了我们的观影意识。

古曼电影剧情详细简介_柳云龙版背叛剧情分集简介_八百电影的剧情简介

因此,金城战役中志愿军与美军的力量对比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当下中美在世界格局的力量对比的此消彼长,更为影响着人们的观影和审美。有人说影片中的“高射炮与飞机对决”桥段是一种莽夫行为,嗤之以鼻。另一些人却从中看到了力量和美,而这种美不止存在于精神层面。

柳云龙版背叛剧情分集简介_古曼电影剧情详细简介_八百电影的剧情简介

我们看到,无论是影片中的吴京、张译、邓超还是李九霄、魏晨等,都是身材挺拔,身型健美,其气质风貌是否接近于当年的志愿军,网上很多争议,但无疑更符合当下人的审美。而在最后的汽油弹爆燃后的场景中,无论是张译、李九霄还是其他牺牲的战士,都保持着当时的战斗姿态,形如雕塑。这更是直接以非常极致的战争美学来体现形体之美。这就像周传基评论《巴顿》时说的一样,一上来一面美国国旗撑满银幕,立刻把“美国”和“伟大”联系到了一起,但是人家一个字没有说美国伟大,“画面征服了观众”。

古曼电影剧情详细简介_八百电影的剧情简介_柳云龙版背叛剧情分集简介

因此,无论KOL用多少历史考据来否定《金刚川》,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在电影院里都首先是被直观的感性体验触动,而不是开动理性机器。我有必要重复一下之前的观点:电影首先的功能不是“还原历史”,而是“连接当下”,只有与当下发生了同频共振的电影,才能真正打动观众。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去思考下一步的东西。

五、《八佰》到《金刚川》,改变了什么?

无论观众对《八佰》和《金刚川》是褒是贬,无可争议的是,这两部影片已经改变了我们对战争片的体验方式和审美形态。对于观众来说,《八佰》和《金刚川》之后的战争片无论怎么拍,都不可避免会拿来与之比较。

对于《八佰》来说,除了工业水准,最重要的是“反思战争”这一点。虽然导演直到最后也没有思考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传递到观众那里的更是一团混沌,但不断的反转、跳脱和自我否定,无疑“撑大”了观众的容忍底线和心理承受力,这反而给今后的编导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这一点是中性的,谈不上好坏。

而《金刚川》无疑是给“战争美学”树立了新的标杆。虽然最后的“血肉浮桥”被批评缺乏新意,刻意煽情,但其中高射炮飞机对决的段落,无疑是将战争中的力与美的对比提升到了新的格局。

对于观众来说,由《八佰》到《金刚川》,提供的不是“从电影中去还原历史”的功能,关于这一点我建议大家直接去看历史著作和论文。而是从另一种方式去切入当下八百电影的剧情简介,通过直观的感性体验和之后的反思,重新整理我们与时代的关系,我必须再一次强调这一点。

而回到我自己,对这两部影片有一些纯个人的体验,在这里用一点篇幅说一下。

在《八佰》的结尾,镜头逐渐从近景切到远景,从弹痕累累的四行仓库转向波光粼粼的外滩和阳光下流光溢彩的三件套。网络解读很像过去我们小学作文里常常用的套路: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过去的苦难和牺牲换来的。

八百电影的剧情简介_柳云龙版背叛剧情分集简介_古曼电影剧情详细简介

然而,这一幕却让当时坐在影院中的我毛骨悚然。无论如何,历史上的四行仓库之战是一场并不怎么成功的战斗,但四行仓库至少是旧中国工业力量的一点难得的象征,甚至淞沪会战的巨大牺牲也是为了将当时仅存的一点工业制造业的成果转移向内地而不得不咬牙坚持付出的代价。

而三件套背后所代表的虚拟经济却在如今堂而皇之地凌驾于实体经济的云端之上,如果这就是我们换来的“胜利果实”,这是否是我们想要的?

在我看来,最后这个镜头的指向,也许是导演无意识传递的,却是这部影片真正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