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电影剧情简介,《小丑》豆瓣9.0,文青的韭菜真好割

观看《小丑》是一次难忘而特别的观影体验。

原因很简单:

1、《小丑》是新一届的威尼斯金狮奖作品,这是世界电影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之一,关键它还是DC出品的,本届影迷观影之前很好奇;

2、我很喜欢《蝙蝠侠·黑暗骑士》中希斯莱杰诠释的小丑形象;爱屋及乌,本届影迷观影之前还很期待;

3、在观看《小丑》的过程中,导演带给带来了一次又一次艺术和三观上的暴击,本影迷左思右想之后,做出了一个不与主流意见一致的个人判断。

《蝙蝠侠·黑暗骑士》希斯·莱杰 饰 小丑

因为讨论《小丑》是一件比较严肃的事情,所以我也不多说废话,直接进入主题。

我的评分:一星(五星制),理由如下:

1、小丑人物塑造失败;

2、故事逻辑牵强;

3、创作精神和创作动机险恶。

《小丑》豆瓣9.0

为什么这么说?以下是论述部分。

要讨论《小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电影,最重要的是要回答一个问题,即:

小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思考这个问题,我把围绕小丑故事中的相关词,列举了一些出来,做了一张简图。

《小丑》人物相关词

就着这些关键词,我来提取几个,尝试解剖一下小丑这个人物。

「笑」

电影中,导演给亚瑟的笑赋予了很多很重要的内涵。

这个内涵具体是:

1、生理上,这是一种疾病;

2、电影层面,它有利于情节推动;

这种推动一个是辅助说明亚瑟的理想是做一个喜剧演员,「笑」可以作为他的喜剧理想的一个注脚;

另外一个是,小丑多次触怒旁人都是因为他的笑,这甚至直接导致了地铁杀人案件,直接促成了亚瑟的性格转变。

3、艺术隐喻上,「笑」也方便创作者去对亚瑟经受的苦难做出「讽刺」效果;

(自认为)受尽人间疾苦的亚瑟,不断地狂笑,有益于影片压抑情绪的累积,并且在心理上给观众造成一种逆向的思维暗示,触发观众代入自身情感,达到心理高潮。

可以说,用小丑形象中外化的「笑脸」这样一个已知条件,去作为故事推进的一个抓手,原本是非常聪明也很巧妙的做法。

但是,《小丑》这个作品,最大的败笔之一,也是在这里——

在影片呈现中,导演并没有很好地把小丑形象上外化的笑脸,内化成亚瑟这个人物的性格。相反,导演对于小丑的「笑」的使用,极为粗暴。

(真正看得懂的小丑粉 ,甚至会因为这种粗暴的处理而愤怒,因为看懂了就会明白,导演实际上是根本不尊重小丑的。)

粗暴何在?

答:

1、对于「笑病」这样一种原创性疾病,导演并没有在科学层面进行清晰的病因、病理、病症的解释;

我相信我这么说,一定会有人执意告诉我导演进行了解释,所以下文我也会举例推敲给大家看一下,导演是如何解释亚瑟的 「笑病」的,然后大家会发现,导演对于亚瑟的病,实际展示的只是「病态」,而非某种特定疾病:

不具体,也就留出了狡辩的空间。

这种玩法儿,是艺术上的「偷换概念」。(它实际上是一种导演不负责任的行为。)

2、上一点直接导致了,艺术层面导演对于「小丑的笑」的使用,泛滥并且随意。

这也是本片创作上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它根本不服务于电影,不服务于观众,终极目的是且仅是「名利双收」。

至于华纳对它作为一个面向大众的精神产品的责任感,可以说是负的。这其实也是我一定要提醒一下大家这个片子非常具有迷惑性的原因。

(它看上去在隐喻政治,实际上在迎合市场。)

好,下面是本人对以上两点的解释部分。

首先,《小丑》会莫名其妙大笑这个行为第一次做出解释是在公交车上。 亚瑟心情不好,坐在公交车上,前排的黑人小朋友看着他,他做鬼脸逗了逗小孩,小孩的妈妈转过头来对小丑说:

「请别骚扰我的小孩」

小丑回应说:

「我没有啊」

妇女说:

「别闹了」

然后小丑就仿佛受了很大刺激开始犯病,大笑不止。

妇女问他很好笑吗,他递给妇女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原谅我大笑,我有病,请翻面」

「这种病经常让我放声大笑,但这不代表我的心情,可能是大脑损伤或神经系统疾病」

「可能」,是大脑损伤或神经系统疾病。

这个「可能是大脑损伤或神经系统疾病」,用得真是有趣。

为什么?

因为这里做这样的说明小丑电影剧情简介,看上去是为了在后文甩出亚瑟童年被虐待的事实,但是,一旦这样来解释亚瑟「笑病」,那么实际上就进一步模糊掉了亚瑟「笑病」的病症,让观众对于「笑病」的理解变成了「精神病」的一种。

每次亚瑟心情不好想要杀人的时候,这个「可能」都构成了一个有效的解释,那就是——

他只是有病。

恕我直言,这是一种全然不光明不磊落的叙事方式,因为这就变相地让亚瑟这个人物有了「绝对豁免权」:

都是因为别人曾经对他不好,导致了他精神出问题;

都是因为他精神出了问题,所以他即便杀人放火,他也依旧是一个好男孩。

这个逻辑看上去竟然还有些让人无法反驳,但是一多想两步,就会发现它的问题在于「报复对象的随意化」和「报复行为的扩大化」。

用大白话说,这个逻辑是这样的:

A在你小时候虐待了你,你长大后,觉得全世界那些BCDF都对不起你,BCDF可能只是看不惯你,或者对你不够好,但你却因为A虐待了你,觉得应该杀了BCDEFGHIJKLMN……

我就问问大家,这个人物逻辑你们认了,你们不害怕吗?

因为亚瑟有笑病小丑电影剧情简介,所以他不论在什么不合时宜的场合大笑,不论他能否控制、是不是故意的,都可以被解释为「他只是生病了」「我们应该体谅他」。

但是,如果你是那个被他的笑声冒犯到的人,你又如何分辨这个人的笑是否可控、是否善意的呢?

好,有人要说了,亚瑟说了他的笑只是一种疾病,是不可控的呀。

说到这里,设定上的漏洞又来了。

1、亚瑟在经历「杀母事件」之后,基本没有再出现过不可控的笑,这是为什么?

他的笑病到底是生理性的,还是单纯精神性的?

2、在小丑的同事蓝道给亚瑟手枪后,蓝道开玩笑调戏侏儒,亚瑟放声大笑,并且收放自如,没有病症。这不是能控制么?这里为什么又能控制呢?

3、亚瑟多次犯病的症状是不一样的。

在公交车上,面对黑人妇女问他为什么笑,亚瑟笑得完全说不出话来,只能递给她小卡片解释;

在地铁上,面对华尔街精英问他为什么笑的问题,亚瑟有气喘不上来的症状(事实上开场在心理医生那里等情节也有该症状),但能说出断断续续的单词;

在韦恩那里,面对韦恩问他为什么笑的问题,亚瑟笑得厉害,但是却能顺利地表达完整的短句,并且没有出现喘气问题。

类似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很多,简而言之:

观众真的没法看明白亚瑟的「笑病」,到底是个什么病。

即便导演在电影中,对于亚瑟这个病的病因,做出了一个极为牵强的解释,也不行。

亚瑟去疯人院寻找母亲领养自己的证据时,看到母亲虐待自己的记录后(实际上是母亲前男友虐待的他),得知了自己小时候被绑在暖气片上被虐待的事实:

「潘妮,你儿子被绑在暖气片上面,位置就在你的公寓;营养不良,身体有多处淤痕,头部严重受伤。」

「头部严重受伤」这里可以对应在公交车上,小丑递给黑人妇女的卡片上所写的:

「可能是大脑损伤或神经系统疾病」。

也就是说,亚瑟的这个「笑病」,是被母亲潘妮当时的男友殴打所致。

但是,问题是,「殴打」是何以导致一种完全新型的精神疾病产生的呢?没有说明。

而且我前面也说了,亚瑟犯病的病因也非常难测,我曾试图假设他是不能被语言刺激,但是拿几个细节一对比,就发现这个思路并不成立。

比如在公交车上,被黑人妇女说了两句,他就被刺激到了;但是在面对韦恩的时候,韦恩跟他先后说你有毛病吗,我不是你爹,你是被领养的,在这种强烈的语言刺激下,亚瑟还平静地跟韦恩来回对话了很长一串,直到对话结束,他才犯病。

亚瑟这个病……真懂事啊。

这个病,真的也太懂得为剧情考虑了一点。

以上,都是我认为导演对亚瑟「笑病」诠释非常模糊并且站不住脚的一些细节。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自行去影片中挖掘。

也正是因为导演对于亚瑟的「笑病」没有做出清晰的设定和解释,并且一再利用这个理由,让亚瑟做出过激行为,方便剧情发展。(比如本片最重要的剧情转折点:地铁杀人事件)

所以,我认为:

导演只是在利用小丑外化的「笑脸」形象,假意给亚瑟披上一个悲情英雄的外,为的是方便获取观众情感上朴素的认同与支持,但是骨子里完全没有认真对待小丑这个人物。

这直接导致了亚瑟在影片中的「笑」被泛滥使用,自相矛盾之处,数不胜数。

而且,从故事背景出发,即便是在哥谭市,我们也应该假设是一个基本符合正常世界运行逻辑的人类世界。

在这个前提下,如果导演不解释清楚小丑的笑病,到底是一种什么病,那么要求正常人去理解小丑不正常的行为,就是流氓做派了:

因为正常人完全无法用正常的逻辑,去判断他的行为;

同时也无法用任何病人的病理特征来观察他的行为。

应用到现实场景里,这已经不仅是一个普通的叙事逻辑问题了,这首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医学问题啊。

回到上面的提问:小丑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说不清。

小丑,因为他那个说不清的病,变成了一个说不清楚的人。他不是一个完整的人物,只是一个半完成状态的设定而已。

不信你们就观察一下,那些给《小丑》打五星的朋友们,是不是把小丑当符号看待的;他们是不是主要在结合某些完全跟故事无关的东西,在丰满小丑的人物形象、或进行情感投射?

当然,这也的确为很多观众提供了辩护空间:因为设定不清楚,所以怎么脑补都可以。

小丑电影剧情简介_小丑丹尼剧情_小丑2014电影剧情

「人物关系」

上一部分,我们已经论证了亚瑟在设定上最虚的一个问题。

那么这一部分,我们来做另外一个维度的分析,那就是我们暂时假设:亚瑟的笑病,是一种他自己本身完全未知、完全无法控制、也完全没有办法医治的一个不治之症。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影片写实的部分(即有故事情节设计的部分),来再思考一次:

小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个时候,就要延续我们的关键词图,做出一张围绕小丑展开的人物关系图,来进行一个直观的讨论了:

《小丑》中,亚瑟与主要人物关系变化图

结合剧情,在这张人物关系图中,我们可以获得几个基本事实:

1、亚瑟遇到的人,很多都曾对亚瑟有过「疑似」不算友好的行为或态度。

这里「疑似」的含义是:亚瑟认为别人对他不友好,但是在别人的理解里,可能并没有对亚瑟不友好。

举例:心理医生。

2、亚瑟最后基本上杀掉了所有他能找得到的、「他认为」对他不友好的人。

不管这些人,是否真的对他不友好;

不管这些人,对他不友好的程度是否到了死有余辜的程度,他基本都杀了。

这里,我先以亚瑟跟母亲的关系为例,讲一下为什么我认为亚瑟这个人物做得很糟糕。

首先,母亲,是关心过他的。

比如小丑让母亲吃饭,母亲也会让他吃,母亲会关切地说,他太瘦了。

「你都瘦成皮包骨了」

注意,母亲角色在本片中的表演是很出色的。

大家可以注意细节,故事设定是母亲也有精神疾病、生活基本无法自理,但她出色就出色在,她把自己的精神病病症演得很清楚:

她的精神问题体现为她的记忆和认知错乱,但这不影响她能基本按照同一个逻辑去生活与思考。

这就把潘妮这个人物做得很具体:

具体,才会真实、可信,有讨论价值。

其实大家观察亚瑟跟母亲对话的状态,可以发现,亚瑟基本上不太跟母亲有真正的亲密感,也不会为母亲创造与外界交流的机会,更不要提买个轮椅带母亲出去散散步了;并且外形上,母亲本人身型也极其消瘦,可以想见她也是过得很糟糕的。

但是,亚瑟却在脱口秀现场对莫瑞和其他人说:(尽管这个部分是他臆想的)

「我把我妈照顾得很好。」

什么叫照顾得很好呢?

亚瑟没有钱,没法给母亲提供好的物质条件,导致母亲消瘦,这一点勉强可以理解;但是,把行动不便的母亲当作囚犯一样,终日关在家里,这也算把她照顾得很好吗?

影片中,亚瑟关心母亲的信、关心韦恩、关心自己的身世,但是,他真的关心过母亲吗?

场景一:

亚瑟回家时,发现母亲被救护车带走了,在救护车上,医生问他:

「你母亲有服药吗?」「没有。」「你最后一次跟她说话是什么时候?」「我不知道。」

后来在医院门口,警察告诉亚瑟,他们是因为地铁杀人案去找亚瑟母亲的,没想到他母亲会突然中风。

「我们只是问了她一些问题,她就变得歇斯底里,过度换气,然后昏倒撞到头。」

但是亚瑟全然不顾自己是地铁谋杀案真凶的事实——其实这也是他母亲中风的直接原因——因为她是因此而歇斯底里受到刺激的,面对警察,他劈头盖脸就是:

「都是你们害的吗?」

你们看,其实亚瑟的思维逻辑已经在各个地方展示得非常清晰了,那就是——

我过得不好,都是被人害的。

他总是下意识地恶意揣测是别人在针对他。

但是从不自省。

而且这里,母亲会因警察怀疑儿子是犯罪嫌疑人歇斯底里,其实从侧面很强烈地说明了:

她深爱着自己的儿子。

如果她不爱,她不会因此而有任何情绪波动,更别说歇斯底里,激动住院了。

可惜儿子不爱她。一点也不。

场景二:

亚瑟去找韦恩,得知自己不是母亲的亲生孩子,他又跑去精神病院证实这一件事。

他确认了:

1、潘妮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2、潘妮当时的男友曾虐待自己,而潘妮袖手旁观。

亚瑟再次感觉全世界都对不起自己。

他去医院杀了母亲。

杀她,他一个指甲盖的不舍,都没有。

他的心里全是恨。

就好像眼前被他杀死的这个女人,在他的生命中从没给过他一丁点温暖一样——

但是怎么可能没有呢。

他们一起看脱口秀,一起生活,一起相依为命呀。

别说是人,一条狗跟你在一起生活几十年,杀它都该有点不舍吧。亚瑟没有。

他恨母亲没有制止当时虐待他的人,但是他忽略了:

母亲也是被殴打的那一个,她也是弱小的那一个。她也有精神病,但她本人,没有伤害过亚瑟。

亚瑟不管。

他只能看得见自己。

不光对待母亲,他对待自己的偶像莫瑞也是一样。

亚瑟曾经崇拜莫瑞,他想象自己去现场看莫瑞的脱口秀,告诉莫瑞自己一直跟母亲住在一起,现场的观众都哄笑起来。

在亚瑟的想象中,莫瑞跟现场的观众说不要笑,他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来为亚瑟解围:

「成名前我也跟我妈一起住,我跟她相依为命,我小时候,老爸出门买烟,就再也没回来了。」

你们看,即便莫瑞是一个成功人士,但是他也曾是一个身世可怜的人;

所以,他用自己的故事,宽慰亚瑟,让观众理解亚瑟,甚至把他从观众席叫出来鼓励他,希望他能通过努力真正地走上人生的康庄大道。

亚瑟后来也杀了他——因为亚瑟发现,莫瑞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

他竟然曾在自己的节目中播放了亚瑟表演的片段,用口无遮拦的标准的美式脱口秀幽默调侃了他。要知道,这在脱口秀节目中,其实并不一定是一种恶意,并且莫瑞依然表达:

自己超喜欢亚瑟。

这真的不一定是一句中伤。

因为他后来还邀请亚瑟去参加他的节目,尽管工作人员说这邀请是因为聊他那次节目效果好,但是对于亚瑟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来说,这个邀请,其实是一个他接近自己梦想的机会。

他完全有机会在电视机前去展示他能做一个喜剧演员的能力呀。

但是亚瑟压根就没有这个能力。

他的能力就是,永远用最大地恶意去揣测他人。

他记不住莫瑞作为偶像给他的鼓励和「拥抱」;不能理解莫瑞的思维和工作;他还残忍地杀掉了他。

这就是DC新塑造的超级英雄?(注:个人认为,塑造超级反派实际上也就是把反派「超级英雄化」)

我们再次回到前面的问题:小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从所有跟他接触过的人的角度看,他是一个极度自私自恋的变态杀人狂。

从一个普通的、友善的人类的视角来看:这也是一个在绝对意义上,有病有害的人。

每每细想亚瑟种种杀人的动机,都叫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因为这是个冷漠的世界。

都是世界的错咯?

以上,是影片写实的部分,亚瑟与对自己两位最重要的人的关系的处理。(一个是亲人,一个是偶像)

从我的角度,我是不能接受这两个人被亚瑟杀害的。

因为他们并没有做什么真正意义上伤天害理的事情。

别说这两个了,包括地铁的华尔街精英、包括带孩子的黑人女邻居(导演解释说她没死,但是我仔细回看了镜头,交代得非常不清楚,无法佐证导演的解释)、包括害他丢掉工作的同事蓝道、甚至包括心理医生…… 这些人,就影片交代来说,没有一个是死有余辜的。

没有一个。

但是亚瑟像恶魔一样,夺走了他们的性命,并自以为正义。

这不是「精神病」朋友们,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凶手」。

将一个凶手拍成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这其实也从侧面揭示了,《小丑》这个作品背后的精神意旨是:

毁灭吧,世界。

我不明白,DC做这样的作品,除了点燃大众的负面情绪之外,价值何在?(关键是,故事人物都还做得一塌糊涂,完全没有艺术性)

「截至目前,影片全球票房将破10亿美元,收入已实现制作成本的15.3倍,成影史最赚钱漫改电影。(来自时光网)」

哦。

原来如此。

从商业的角度说,《小丑》的确迎合了一种极度压抑的社会情绪,他让许多情感主导理性的人能瞬间代入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是一个不错的资本商品——

但是朋友们,你们真情实感,可电影公司想要的只是你们口袋里的钞票呀。

艺术诚可贵,良心价更高。若为名利故,二者皆可抛。

这,才对得起商业电影的「商业」二字。(微笑)

只是可惜《小丑》没法在国内上映。

不然,DC的高层真是牙都要笑掉了:

豆瓣9.0哦,

文艺青年的韭菜,真好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