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射人生电影剧情简介,有关人性情感的电影推荐「2014-2019」

日影《一首小夜曲》(アイネクライネ ナハトムジーク 2019)讲述了两代六对人的爱情故事,都围绕着男主佐藤追逐“邂逅”之爱这个主线展开的。虽然都涉及到如何邂逅、如何初遇,但邂逅、初遇本身不是产生爱情的原因,更不是两个人长久结合的必要条件。唯有“感恩”才能产生爱、维持爱,这不仅适用爱情,也适用于亲情,甚至适用于维持人类所有个体间的联结。

电影《好梦一日游》(La belle époque, 2019)。佛曰:“众生皆苦!”那么,真地遇到痛苦时,我们会怎么样呢?遵循佛佗的教诲,通过修行熄灭身心欲望以达到摆脱终极痛苦的目的?芸芸众生并不都有如此慧根的。不过,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方法:痛苦时,那就是想想高兴的事吧!针对感情事,女主似乎表达了一句箴言:我们打好草稿,却失去了真正的人生。然而,面对其他痛苦时,我们有可能会反其道而用之:当你过得痛苦时,一定希望有人为你的人生打好草稿!或许,电影真正用意是在此呢。

日本电影《你的鸟儿会唱歌 きみの鳥はうたえる (2018)》。本片应当反映了日本年轻人的某种生存状态,但就此认为这类年轻人是一群废材,似乎言过其实。本片中,不仅作为打工仔的男女主角,就算是雇佣他们的老板也都像个废材,颓废似乎是本片的基调,这可能是时代精神面貌的体现,但这决非主题相关,充其量只能构成展示主题的背景。当女主向男主表明,她要跟静雄正式交往。其实是对男主的最后通牒,即要离开他了。因以静雄为幌子,本以为男主怎么都会有反应了吧,结果,男主却说,他早就看出来了,还说要“重新感知”、当“纯粹的空气”、“想通了”什么的,表现出那种“无所谓”真的令人绝望。好在女主和男主确是“心有灵犀”的,女主离别时的那一“捏”,让男主这个情感白痴突然明白,女主的“再见”可能是“再也不见”。于是没再等120秒,仅在13秒内就去追赶女主了。我相信他们成了。因为他终于表白了,她有了那种久违的“受重视”的感觉了。

电影《水形物语》(The Shape of Water 2017)讲述了一个美苏谍战背景下的奇幻爱情故事。这个故事跟我们流传千年的《白蛇传》有点相似,好像还没我们的精彩。所以,我觉得对本片的关注点不应当放在这不同物种间的“爱情”上。其实,若认真的思考一下爱情主线之外的许多细节,我们会发现,本片可能更想关注“爱情是如何发生的”这个话题。只不过这个话题差不多是通过三个“爱情终结”的小故事来“反衬”推进的。三个小故事都反映了爱与孤独的主题,虽有不同,但反映的道理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爱无回应便孤独。爱情的发生首先要有一种平等的对视,其次爱要有有平等的回应。当然,这不仅限于情爱上,对于其他爱的情感诉求也一样。“爱”需回应,无回应的爱是孤独的,痛苦的。

电影《人生密密缝》(彼らが本気で編むときは、2017)有两条线。一条是作为变性人的伦子如何与他人相处,并最终赢得其男友的外甥女小友理解与尊重的明线;另一条是围绕明线自始至终都在表达着某个主题,它给我的感觉就是:“人生密密缝”犹如一场修行,不同的人会修出不同的结果。修行其实是人生忍受痛苦的过程,故“修行”一词外尚有“苦修”一说。本片主人公伦子本是男儿身,但其心理完全是女性的,可想而知,这样的人要想正常适应社会,她得忍受多少痛苦。那么,她是如何面对这些痛苦的呢?她向小友这样说的: “不论发生了什么,不管别人怎么说你,你都不能那么做,不要做声,咬咬牙,忍一忍,静静等待怒气散去……我呀,一直以来,不管是悔恨至极,还是痛不欲生,都会选择无视……然后一针一针地编织,就这样,不知不觉中折射人生电影剧情简介,我的心情就平静了。”

《帕特森》(Paterson,2016)。我不知道《帕特森》这部电影是否在有意彰显某种人文情怀,比如:既然黑白强烈对比能组成那么优美的图案,为什么黑人与白人就不能友好共存;既然双胞胎在一起时便自成一道亮丽风景,为什么同性恋人只能在暗处牵手?但我的确看到它在展现人性对“独特性”的一种特殊追求。“独特性”有时是需要求配的。“诗情”可配“画意”,本片男主帕特森和他妻子便是成功例子,但“脚踏实地”的人是很难与“好高骛远”者成绝配的,所以,酒吧里三番五次地打闹的那对黑人情侣最后只能劳燕分飞。帕特森和其妻都有着独特才华的人,但相较于其妻来说,帕特森的才华并没有其妻那样明显,虽然他们彼此相爱并彼此紧张,他容忍妻子自由挥洒的个性,妻子也照顾他的“诗情”,但以下两点是很显然的,一是他对自己的诗并不自信,二是他妻子潜意识里也并没有看好他的诗。就前者而言,一个自信的诗人不可能不敢向自己亲近的人读自己的诗的,何况还是情诗;他宁愿背一个小女孩的诗来应付妻子让他背诗的请求,他也不愿背自己写的诗;他虽读了很多名作,但似乎仍然没掌握诗的创作方法,所以,当他碰到小女孩给他读她写的诗、黑人绕舌歌手即兴创作时,他都愿意停下来仔细倾听,显然,他是在比对自己的诗作。就后者而言,如果妻子真的看好他的诗,真的想听他写给她的情诗,当他将写满诗作的笔记本拿出地下室时,即便当时她被一次成功的生意冲昏了头脑,她也不至于看不到他手中的笔记本!或许正因为他早已感觉到了这点,他所写的那首“Pumpkin”是他紧张心情的体现,因为他害怕自己没有对得起她的才华。

日本电影《濑户内海》(セトウツミ,2016)甚至谈不上是个剧情片,它并不旨在讲故事,从头到尾似乎就两中学生在闲谈乱扯。然而,仔细琢磨一下,我们会发现他俩“闲谈乱扯”是非常值得玩味的。本片的主题应当是探讨人类的情感的,在我看来,它至少伏下了亲情、爱情、友情三条感情线,而亲情线似乎又是本片的重点。

我看电影《某种女人》(Certain Women 2016),只犯困,因为这部电影太没波澜了。但可以想象那些有经验、经历和期望者是不会困着的,因为片中的几个女主角的其人其事会让他们产生代入或联想。如果你经验不足、经历不丰富,天生又缺乏某种情感,那么,想想如下问题或许可以避免“困”境:“某种女人”是以三位女性来呈现的,她们具有哪些“同类项”可以让她们被放在同一部电影里,而这些同类项又到底想表明“女性”的哪“种”特质?不同的观影者当然会归纳出不同的同类项,比如有人认为片中满满的都是“失意”,这就很有启发,只是影片并不重点展示她们的追求、梦想或渴望,“失意”似乎也无从谈起。不过,最后一位初付情感便遇挫折,的确算是一种“失落”,再想想前面两位女性的行为和经历,至少站在她们的角度看,“失落”似乎是主旋律,但让我们串起来看折射人生电影剧情简介,更多地想到的是人生的无趣,因为不仅是她们,我们每个人都可能这样。

《恋人们》(恋人たち,2015)。本片是要展现“恋”与“爱”的,但奇怪的是,在这种展现中,影片不断渗透着“欺骗”这个话题。“爱”是人的本能情感,“欺骗”是带有很强道德评价的世俗行为,两相结合,我们就有了疑问:本片想表达什么?如果它想展示我们通常的行为意识,即“爱”是容不了“欺骗”的,这种展示好像也没什么“逼格”可言吧,太司空见惯了!事实上,本片似乎想表达与此有点相反的意图:真切“爱”的情感是不能用“欺骗”来评价和衡量的,有时爱能包容欺骗。

《海街日记》(2015)。很多人看完这部电影后都会给出“美好”这一感受。凭此,我们就可以说这部电影是成功的。电影以及它的创造者的目的似乎就是要我们感受这份“美好”,否则,片尾不会两次提到将死之人感受“樱花之美”,这无非是想告诉我们:在临死前还能感受到“美”的人,他们才算“度过了美好的一生”。如果接受这一论点,我们就可以说“美”是根植于人性的一种基本需要。虽然本片主题与“美好”有关的,而且,我们也有体认,但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感受到这份美好呢?我相信这个问题很多人未必能够立即回答得上来,这不仅因为越是简单的问题有时越不好回答,还因为本片看似“简单”,其实被传递的信息量非常庞杂。因此,我们就有必要对这些信息给予归纳和梳理,否则,无论我们对上述问题作出怎样的回答,它被论证起来都可能会顾此失彼。在我看来,是“家”让我们感受到美好。

电影《狐仙丽莎煞煞煞》(Liza, a rókatündér,2015)的主题显然是关于爱的。“爱”是根植人性的,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所以,古今中外表达“爱”的文艺作品可以说多如牛毛。这就有了风险,稍有不慎,关于爱的表达方式便有落入俗套之嫌。本片对此主题的表达方式还是比较独特的,它是通过展示不完美的世界、不完美的人来反衬“爱”仍值得追寻。那么,它是如何做的呢?

《生命如此美好》(Chce Się Żyć ,2013)是一部讲述脑瘫病人故事的波兰励志电影。有人从中看出正能量,有人只看到它的消极面;然而,无论故事怎么讲,如果只是平铺直述主人公的艰难,这部电影也很难称得上上乘之作。编导似乎深谙此道,所以,在叙事结构安排上,发生在主人公马特乌斯(Mateusz)身上的好事和坏事总是交替进行的,虽然我们可以说这已凸显了某种人生意涵:美好总伴随着丑恶,有幸福也就会有痛苦,但若仅此而已,那本故事必有强灌心灵鸡汤之嫌。事实上,本片最终给观众的感觉并非如此,原因就在于,影片展现的虽是马特乌斯的人生,但折射的却是人性的光辉与幽黯,而达此目的并使本片品味提升的关键就是人们对脑瘫病人的常识:他们犹如一株蔬菜,对现实一无所知;这就好比一幅天然的“无知之幕”,让此幕之前的各色人等尽显他们的真实意图和行为,人性就于这种“真实”中展现出了它的本来面目。

《哀悼人》(悼む人,2015)。本片娱乐性严重不足,精神头不济的情形下,想看本片的人,要做好被催眠的准备,因为接近140分钟长度的电影,中间没有什么高潮,要始终保持兴致是很难的;但如果知道这是关于人生爱恨主题的电影,那么,我们就可能不打瞌睡地看完它,因为事关爱恨这个人性主题,谁都可以设身处地边欣赏边思考,甚至根据自身经历激起你批驳的欲望。那么,本片是如何讲述人应当如何对待爱与恨的呢?我们知道人是一种既能爱也能恨的动物,通常情况下人们“记恨”比“记爱”更容易。要想将这种人性特点展露分明,最好的办法就是推至一种极端情形,这就是本片所预设的基调:死亡中爱恨情仇。而且,本片中的哀悼人所针对的死亡显得更极端,他关注的不是正常死亡,而是非正常死亡,所以他的哀悼仪式更多地出现在户外甚或荒郊。因为非正常死亡才更鲜明地涉及到爱恨问题,故这类死亡的故事能更好地让观影者领悟面对人生中的爱恨时所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Me and Earl and the Dying Girl,2015)是2015年一部赞誉度较高的美国电影。之所以如此,除了电影技术方面值得称道,以及它巧妙向经典致敬从而俘获众多影迷芳心等原因之外,最重要一点是因为它讲述了一个不落俗套的青春故事。当然,就本片而言,“不落俗套”并非指故事本身有多离奇,而是故事设定的讲述者是一个不落俗套的“我”——本片男一号格雷格(Gregory)。格雷格是名高三学生,擅长交际——他可使自己成为任何学生圈子中的一员,但他本性却是自我封闭的——不愿成为任何人的朋友,即使对他的死党厄尔(Earl),他也只是以“同事”相称。故事情节可谓简单至极,一句话即可概括,即格雷格被父母要求去帮助一个患了白血病的女同学蕾切尔(Rachel)。就这些元素——青春、一位得了绝症的女同学、帮助——来看,落入俗套的可能是格雷格在帮助蕾切尔的过程中产生爱情,并尽其所能去救助她的故事,然而,本故事并不如此顺应观众的俗套思维,“我”在影片中几次提醒观众这不是一个罗曼蒂克式的爱情故事,而出人意料之处还在于本应作为帮人者的“我”却成了一个被拯救者的角色。

《黎明的沙耶》(トワイライト ささらさや ,2014)。本片就是通过让男主角优太郎的离世但不离开这种极端情形,来展示和提醒那些构成我们人生幸福的一部分的夫妻情、父子情、母子情,还有那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邻里情。如果有人因为跟自己的另一半吵架、拌嘴就怀疑起对方的感情,那么他看了本片或许会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