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看完电影视频解说,“泛滥”的短视频与“不可逆下降”的专注力

事情是这样的:

最近知乎上线一档,高赞文字内容转视频内容的创作大赛,不禁心生感概,在现在的互联网短视频“泛滥成灾”的背景下,似乎从文字向视频迁徙成为了一种不可逃避的趋势。

我本人作为一个95后,经历了小学在公交车站卖报纸、在家里看小屏电视,中学家里买了电脑,高中出现了智能手机,上大学开始看b站、刷知乎,大学高年级出现快手、抖音以及各类短视频渠道(各种软件植入短视频),这一系列的刷新、洗礼,越来越觉得:文字影响力在消逝,视频在广泛传播的同时变得越来越短,而我自己的专注力在“不可逆下降”。

我曾多次观察到,无论是亲友或者路遇的陌生人,他们会默许自己的孩子(非常年幼的小孩子)使用手机长时间刷短视频(以小时计),一个接一个的刷,嘈杂大声且重复的背景音乐,充满冲击力的画面和永不重复的视频内容,作为成年人都很难有节制力的控制观看时间,而我猜想这给孩子带来的绝不只是近视而已。

所以这篇文章我想就“短视频与专注力”这个话题,谈谈我自己的看法,以及我个人在抵抗这种“泛滥”趋势中所做的努力。

一、环境:“短”视频泛滥。

10小时 vs 15分钟

10小时大约是常规阅读速度看完一部20-30万字书籍的时长,而15分钟大约是我在一些音频平台(喜马拉雅、得到)上听完一本书籍解说版的时长。我买过两个kindle,在亚马逊上购买并阅读电子书,我也「曾经」经常在音频平台听各类书籍的解读版本(数以百计),我同样发觉这两者的收获区别非常之大。

通过15分钟的书籍解读音频,我基本能够了解书籍作者的江湖地位、研究背景,全书的框架、主旨、核心成果思想和理论研究不足,甚至还有一些相关社会评论,其实内容很多、很充实。仔细想想,听一份解读音频,因为我没有亲自打开、阅读一本书,所有的内容都是被过滤过的:我没有自己打开目录、提炼文章框架;我没有一段一段的阅读,所以不了解作者的行文逻辑;我可能会错过作者论述时引用的某个精彩案例;我可能会无法体会作者与译者文字里的用词斟酌;最最关键的是,我没有那种10个小时里沉浸阅读时,脑中不断闪现的火花与灵感迸发。

2小时 vs 5分钟

两小时大约是一部电影正常的时长,而5分钟大约是很多现在网络上电影解说短视频的时长。我经常会去电影院观看新上线的热门影片,也会偶尔在电脑上观看一些经典老电影,我也经常在各类软件平台观看电影解说,两种方式下我都看完了一部电影,但是在看完以后,回想、品味一部电影具体内容时两者有非常大的差别。

在两小时的观影体验中,我会沉浸在一部电影的情境里,感受编剧、导演、演员、特效、道具、后期等等各类演职人员为我精心编排的宏大制作,音乐、场景、剧情等等;5分钟的视频简介,我同样看完了一整部电影,了解梗概、背景、人物剧情等等,但是这其中少了非常多的制作细节以及我的主观观影体验,看完这5分钟的视频简介后,我无法向你描述我得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我的观后感会很快的消逝,不会有太多印象,但我又确确实实“看过了这部影片”。

20分钟 vs 10分钟 vs 15秒钟

20分钟大约是yutube(油管)多数一条视频的时长,10分钟甚至更短时间大约是哔哩哔哩(b站)视频弹幕网的一条视频的时长,15秒钟约是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一条视频的时长。

某日b站热门视频截图

无论油管、b站、抖音,我不想具体描述其中平台性质或者内容导向的具体区别,但凡是作为一个经常网上冲浪的正常人,就能发现视频越来越短、精致的趋势。油管推出了短视频的细分栏目,b站视频逐渐“短小”,抖音快手本身就是短视频迅速崛起的新媒体巨头。

短视频因其随时随地能刷,更短更爽5分钟看完电影视频解说,能更好的嵌入用户的生活从而获得流量,平台追逐流量,这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个人,互联网的用户,我不希望自己成为这场巨头压榨汲取用户时间竞赛的受害者。

二、现象:专注力“不可逆下降”。

可能有人看了以上内容后会有如下感受:我花5分钟看完一部电影解说难道不是更快的获取了信息吗?同样2小时,我可以多看十几部电影呢;我花15分钟听完一本书的核心内容,难道不是更快速的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为什么还要花10个小时自己来读一本书呢?我工作、学习、家庭这么忙,哪有成块时间自己来读书?

我认为这其中的最本质区别在于时间是守恒的:花费时间=实际收获。

每个普通人出生在这个世界上拥有平等的资源就是一天24个小时,我们不可能支配不属于自己的财富,但是我们可以完整的支配自己的时间。我个人体验是,花费10小时阅读一本和花15分钟听同一本书的音频解读版收获是完全不同的,阅读中的思考深度、一句一句咂摸感受、和书籍作者直接对话的体验、读书过程中的灵感与联想迸发,乃至阅读结束之后印象的深刻程度与记忆留存时间也是完全不同。

在同等认真的情况下,花费10小时就有10小时的收获,花费15分钟就只有15分钟的体验。

而且视频、文字变短的趋势可能会造成诸多不良影响。

1、内容生产者为了更好的商业变现(短视频更能带来流量,流量即变现能力),会更倾向生产更短的内容,而过短的内容无法承载有深度、有理论基础、有价值的内容。

2、内容消费者(观众)作为一个群体意识合集其实没有强甄别能力,更爽、更快乐、更快已经或者将会成为主流。

3、恶性循环。消费娱乐内容的观众催生了生产娱乐内容的生产者,生产者制造更多的“爽”内容让更多人观看。

三、小结:自我反省

我自己是b站用户,一年使用360天那种,我每天也会花一些时间刷视频(不太多但基本每天都刷),大多数时候我并不能从视频里学到什么,或者收获什么,我刷视频的目的其实只是为了娱乐、放松、放空大脑从事务里解脱,我们每天有学习、工作事物处理与生活的压力要面对,无论图文、视频、短视频对我而言,多数时候只是一种放松。

但我仍希望警醒自己,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在纯粹的娱乐、“爽”上面5分钟看完电影视频解说,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情:享受自然里的阳光、空气,多抽成片的时间学习与提升自己,多花时间和家人在一起,运动,健康生活。仅此而已。

最后,如果你喜欢本篇文章,可以给我点赞、喜欢、收藏、评论和转发,这是对我莫大的鼓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