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28岁自媒体创业者,干货|也谈自媒体 ——读《互联网创业杂谈》

干货|也谈自媒体——读《互联网创业杂谈》

干货|也谈自媒体 ——读《互联网创业杂谈》

2013年,《纸牌屋》播出第一季。开篇就出现一名叫Zoe的初出茅庐的女记者,T恤夹克美帝学生装,身材瘦小,头发随便一扎,在茶水间随便就跳上桌子,跟人大谈纸媒已死。她所在的《华盛顿先驱报》显然隐喻了《华盛顿邮报》,而后者同年易主,这被视为传统媒体衰退的标志性事件。紧接着是2014年,《互联网创业杂谈》一文提及的“吴晓波频道”在这年诞生。

干货|也谈自媒体 ——读《互联网创业杂谈》

媒介或可变,传播恒存在,笔者想说,新媒体的本质,还是传播。在这一点上,吴晓波先生是值得尊敬的。吴晓波先生自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进入新华社浙江分社,开始了长达13年的商业记者生涯。期间,吴先生大量接触改革开放初期的大中小企业家们,开设专栏、撰写书稿,《大败局》系列一时洛阳纸贵。之后,吴先生还在杭州创办了自己的出版社,命之“蓝狮子”。当然,吴先生也上电视,印象深刻的是一档名为《上海滩的七张面孔》的财经讲述节目。从记者到作家,再到出版人;从报纸到杂志,到书籍乃至电视荧屏,身份、媒介不断变化,而吴先生始终都是媒体人。

干货|也谈自媒体 ——读《互联网创业杂谈》

张先生28岁自媒体创业者_72变科技创业资讯新媒体_生活方式类创业媒体

2014年,吴先生涉足自媒体,一个叫做“吴晓波频道”的微信公众号。作为它的订阅者,近两年的感受是:在吴先生的财经传媒王国里,巨轮要蜕变成航母。原本的媒介渠道一个都没少。每天一组推送,论及时性是报纸;看结构仿佛一册微杂志;频道主人不时现身,有时是一篇文章(吴老师的文章是美的,诱使人去浪费时间,笑)张先生28岁自媒体创业者,有时是乘着阳伞在台北101下讲故事。

但也有“新面孔”。例如,那只经过书友海选出来的古怪容貌生物,890。萌宠路线有取代名人“代盐”的趋势。再例如,当下所谓的“粉丝经济”,又或称“社群经济”,也十分鲜明的体现在“吴晓波频道”的二年发展轨迹里。如果笔者没有记错的话张先生28岁自媒体创业者,“吴晓波频道”最初的下设菜单是“书友会”。这些书友,我想主要是自《大败局》以来,所积累到的读者群。当然,在当下168万fans中,书友的比重应该是缩小了。此诚然为美事。还有,就是强调价值观。频道内有一文,在总结自媒体的存在之道时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这个立场。那么,吴频道的价值观是什么呢,笔者感到应该是吴先生多处表达的观点:商业也是美的。与重商不同,言语间有爱商的意味,这是吴频道不同于其他财经自媒体的地方,例如“央视财经”。想要补充的是,频道尽管走了自媒体、移动传媒的道路,然而它的线上与线下的互动一开始就很成功,例如“寻找廖厂长”,又或者“请亲领养一株吴岛主的杨梅树”。社群始终得以维护。

72变科技创业资讯新媒体_生活方式类创业媒体_张先生28岁自媒体创业者

干货|也谈自媒体 ——读《互联网创业杂谈》

社群经济

张先生28岁自媒体创业者_72变科技创业资讯新媒体_生活方式类创业媒体

2015年以来,伴随纸媒的大衰败(2015年9月《上海商报》对外宣布停刊),自媒体一词仿佛爆炸了般在耳边回响。包括创业公共服务机构在内的公共部门的公众号如雨后春笋“霸占”手机空间。

假设公共部门也身处传媒新潮,运营一个公众号,它的社群在哪里?如何维护?它的价值观是什么?如何阐述新技术设备与传播诉求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想来,这是一个饶有趣味的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