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剪辑电影文案,冷静地看待电影删减这回事

《王牌特工》的这场教堂戏后的5分钟内容被删减,一度成为热门话题

《王牌特工》的这场教堂戏后的5分钟内容被删减,一度成为热门话题

电影《美国骗局》被删减的镜头颇多

电影《美国骗局》被删减的镜头颇多

从《五十度灰》到《王牌特工》,“电影删减”是大家近来常挂在嘴边的词汇。其实不只引进大片会遭遇删减,在好莱坞这也是一个容易勾起电影创作者愤慨情绪的话题。如果撇开审查因素,以科学的态度冷静看待电影删减这件事,会发现其中大有玄机。

真相一:好莱坞制片商理想片长是90分钟

好莱坞实行制片人制,在一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制片人的位置显而易见,从投资到拍摄再到影片的剪辑、发行、上映,一切都是他说了算。一个合格的制片人只有对市场、资金、资源,甚至政治环境了如指掌,方能对影片的删减指点江山。

制片人开启剪刀手模式,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因素考虑:No.1时长。在他们看来,90分钟是一部影片最理想的片长,这个符合绝大多数人的观影习惯;No.2分级。一部商业片是PG-13级还是R级,对于票房的影响是致命的,制片方当然希望把影片剪得分级大众化一些;No.3 内容。这个最好理解,一切有违商业价值理论或者过于文艺腔的内容,就不能手下留情。

在好莱坞,拥有终剪权的导演屈指可数,当然获得了终剪权,也并不绝对意味着影片的质量就有了保证,例如沃卓斯基姐弟的《极速赛车手》,当初华纳建议剪成90分钟即可,但拥有最终剪辑权的姐弟俩坚持135分钟,最终影片之拖沓招来恶评如潮。

真相二:“导演工会就是一只纸老虎”

保罗·施拉德可谓美国最受尊敬的编剧/导演之一,他的名字经常和斯皮尔伯格、斯科西斯、科波拉等并排放在一起,《出租车司机》《美国舞男》等都是其代表作。去年保罗因为电影《光逝》的删减问题而大动肝火,甚至在社交网站上毫不客气地谴责:“一些人厚颜无耻,将一部导演奋斗了6年的影片从其手上夺走,在没有他同意的情况下重新剪辑和配乐,用厚颜无耻来形容真是太仁慈了。”

他炮轰的对象就是影片的制作人以及发行公司狮门影业。制片人将他的电影DC版从172分钟活活剪到了94分钟。 《光逝》讲述的是尼古拉斯·凯奇扮演的老牌中情局特工追缉恐怖分子的故事解说剪辑电影文案,许多观众看完后表示不知所云,白白浪费了凯奇这张牌,另外一些人为保罗打抱不平,认为如果不是被肆意删减,这部片子整体水准会高出许多。许多业内人士也发声力挺,指出制片人和发行商剪辑出一部连导演都反对的片子实在是匪夷所思。有人问保罗·施拉德为什么不求助于导演工会,他回答说:“导演工会就是一只纸老虎,他们只能保证导演初剪权。”

有意思的是,制作单位曾对此辩解道解说剪辑电影文案,他们的删减版本与保罗的原先那个版本有八成的相似度,主要的变化在于加快节奏,以及重剪了一些动作场面,并取消了画外音旁白的形式,如此而已。

LINK

因为删减而悲情的演员

据说《美国骗局》的初剪版是三个小时,但基于商业价值考虑,最终剪成两个小时,于是我们在蓝光花絮中看到20多分钟被删减的珍贵片段。减掉的部分中不乏相当出彩之处,或许这就是《美国骗局》在第86届奥斯卡上只落得个陪跑结局的原因。其中被动刀最多的就是片中饰演卡姆登市市长麦卡因的杰瑞米·雷纳,这也直接导致了演技精湛的他在各大颁奖季颗粒无收。

另外一个悲情人物是杰森·斯坦森,近5年来,杰森·斯坦森主演的5部电影《敢死队1》《家园防线》《蜂鸟特攻》《机械师》《玩命追踪》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删减。

剪辑一部电影有三步

Step1: “剪辑师剪辑版”,又叫粗剪版,剪辑师把拍好的镜头按照剧本整理起来;

Step2:导演在粗剪版基础上,按照个人的艺术观点,进行加工和删减,尽情摆弄什么平行蒙太奇、交叉剪辑之类技法,升华电影的风格和品质;

Step3:经过更为细致全面的第三次修剪后,才能得到最终剪辑版(final cut),也就是在电影院里可看到的东西。

平时所说的导演剪辑版并不是指的第二步,而是在第三步最终剪辑版之后的 “导演自己更喜欢的版”。自从狡猾的片商们发现了以“导演剪辑版”的名义发行同一部影片的不同版本实在是太有利可图之后,各种“导演剪辑版”层出不穷。在电影史上还有一个经典案例:当年福斯公司发行的《异形》导演剪辑版,要求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再剪一个版本出来。后来斯科特承认,他其实还是更喜欢大家在电影院里看到的那个版本。(撰文/别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