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创业者必须做韭菜吗,大V刷单VS创业者“忽悠”:一场套路连着套路的悲伤故事?|新京报快评

玩套路的人也被套路了,最后又用套路回敬对方。

▲资料图

文 |王言虎

“大表姐”詹妮弗•劳伦斯主演过一部电影叫《美国骗局》,里面有句台词很经典——“所有最顶级的香水里,都掺了一些肮脏的东西。”骗局总是隐藏在华丽的外表背后,而更可怕的是,华丽的皮囊下,你都不知道隐藏了几个骗局。

这两天,一篇题为《一场蜂群传媒导演的“僵尸舞台剧”:一条一夜爆红的视频 流量却为0!》的文章在网上热传,说的是深圳的一个创业者花100万找微博大V做宣传,最后微博数据特别好看,自己店里的流量却一点都没涨,事实证明创业者自己被骗了。于是他愤而发文,指控安排这次营销的MCN机构蜂群文化。

不过自媒体创业者必须做韭菜吗,17日中午,涉事的蜂群文化发布声明辟谣称,合作款项共计47500元,其中包含直接费用微任务成本3070元,博主拍摄制作及内容原创成本28500元,并非谣传的100万。

▲资料图

甲方给大V乙方广告费,乙方却刷量,甲方怒而指控……本以为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更精彩的在后头——今天有自媒体发文指出,“那个被微博大V骗的人,好像也是个骗子。”据其对被骗创业者店铺的分析,该店铺宣称的黑科技神器“可以扔掉面膜,忘掉医美,远离整形”有违常识,散发着强烈的收智商税嫌疑。

“好戏”演到这儿,就变成了一场“线下线上互相套路”的游戏。

从产品宣传文案来看,这名创业者玩的还真可能是套路:靠光能就能调节体质,美容养颜,像极了微商打法,透着一股子不靠谱。

只不过,玩套路的人也被套路了:MCN机构用刷量来忽悠创业者,是把创业者当成了“韭菜”;而创业者称其黑科技产品利用光能技术就可以减轻痛经、加速血液循环、分分钟缓解疲劳,很像是把消费者当成了“韭菜”……

这实质上是一场“寻找韭菜”的比赛,在这场比赛里,套路者手持道貌岸然的号牌,向着“韭菜”的钱包虎视眈眈地望去。最终的受害方,只有消费者而已。

▲资料视频截图

但互信是商业社会的基石,如果什么都是套路,没有了游戏规则,也就不会有真正的赢家。

刷量的大V账号因为造假,已经被暂停商业接单,其背后的机构也必然会因此名誉受损;而这次被骗的商家,因为被扒皮,接下来的生意估计也不好做了,很有可能,会引来电商平台与市场监管部门的调查。

这就是玩套路的代价,而在此前的双重套路中,用户与消费者显然才是他们的“代价”。现在,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声讨,玩套路的双方都被脱掉了底裤,但只能说他们均是咎由自取。

有趣的是,被骗的创业者声称做品宣花了一百万,但当事MCN机构却称不到五万。如果真是如此,那创业者将“100万”放在标题里,或许也想制造一种眼球效应自媒体创业者必须做韭菜吗,以期“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但想不到,“剃人头者人亦剃其头”,他自己又被扒皮,如意算盘眼看着落了空。

套路者与套路者的纠缠,谁都不值得同情,因为他们是没有职业道德的,跟他们谈道德反而是言说者的尴尬。

在一个造假充斥、处处潜伏着智商陷阱的商业环境里,靠偶发事件引爆,很不现实。在平台无能为力整治或恶意纵容的情势下,识破套路可能只能靠网友擦亮眼睛。

但可以预见,套路连着套路,注定不会行之太远。短期之内,一些机构、商家可以靠造假割点韭菜,但商业规律的作用经过时间的淘洗,一定会显现出来:要么因为争相造假破坏了生态,行业萎靡;要么那些长期造假者被淘汰掉,而坚守真实者会基业长青。

总之,“套路帝”与“套路帝”,不会一直赢。

□王言虎(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