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同时运营几十个账号,第一阶段:建立雏形,大量尝试,输出第一个爆款

如果说之前两篇都是“心法”,那么今天这篇就是实实在在的“打法”,同时也是最多人会问的一个问题:

将一个自媒体账号从0做到可以变现,拢共分几步?

第一阶段:建立雏形,大量尝试,输出第一个爆款

目的:建立习惯,建立意识,感受并且实践学到的方法论。

目标:有第一个小爆款,有第一批非家人朋友的粉丝,有外部转发or转载带来的流量。

此处假设你已经认真读过了之前的两篇内容,建立了最重要的基础意识,也已经有了一个(后期一定会不停被修改的)大致输出方向,那么接下来你要做的事情就是:

第一步:想一个好名字

想好名字,在各个平台把账号申请了。但是只用其中一个作为最主要输出方向。

这是三件事。

说实话我写之前也没想到取名字这件事居然值得拿出来说,但是观察之后才发现,真的太多人的账号名字太垃圾了!

输入法要打半天的生僻字;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谐音梗;自以为很有文化但是读者根本看不懂的词;看得懂字但看不懂这个账号想干嘛的名字……

还有集以上之大成者,生僻字+谐音+自以为有文化+让人看不懂想干啥,真叫一个绝。

起名字,要么本身简明好记(谈资、人物、看客、王左中右),要么让人知道你想干啥(绵阳料理、谭谈交通、咸鱼人生自救指南),要么强调个人(刘润,程十安,混子曰,六神磊磊),都行。但是你上来弄一个“思蜚沛语”,要么“梦笔观澜”(都是我瞎编的),难记+难搜+看不懂,天然就会丧失读者啊,整这个劝退的活儿干啥呢。

申请账号不说了,多平台申请主要是怕你以后万一火了,想在其他平台向发展的时候才发现早就被一些垃圾机构抢注了,还要花钱买自己的账号,就离谱。

做出来的内容可以多平台分发,但是建议首先找准一个方向、一个平台发力,其他平台测试着看效果就好,不要多花心思,把重点放在打磨自身上。视频也好图文也好,只有先摸索出来路子才有资格谈扩大,不要心急。

第二步:找对标进行模仿学习

找到你想要成为的样子(A),你的竞争对手(B),以及你目前用来学习的对象(C),进行模仿。

这其中的逻辑是:通过学习C,超越B,靠近A。

模仿不是照抄,而是去看人家做了什么,优点在哪里,问题在哪里,有什么自己可以模仿的地方,有什么ta的漏洞是你可以进行补全提高的。

比如我就很喜欢通过在别人的评论区下面找选题,看看这些我的潜在读者会想要看什么内容,看看现在这个博主的内容还有什么问题,从而快一步加以创作。

结合亲身经历聊一聊:普通人如何做自媒体(三)

还有人经常会问我“怎么拆解别人的账号”,其实这个问题都不用我回答,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的话,自己找一个账号,看对方20篇以上的内容并且做笔记,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ta的排版很适合阅读,让我来记录一下;

——ta的这个选题角度好独特的,记下来记下来;

——这个话题ta的逻辑原来是这样的,有意思,让我来学一下;

——原来素材要这样使用,学会了。

——这个标题太绝了!不过绝的点是啥啊?让我多翻一些ta的文章看看。

这其实就是拆解。当你在思考的时候,你就是在拆ta的标题、素材、逻辑、角度、排版,然后内化输出自己的东西。

不过这里要强调一句:千万千万千万千万不要洗稿抄袭!

我已经见过不下三个所谓的新媒体课程在教人抄袭洗稿了,也就是把别人的内容自己换个说法写出来。这种行为是非常非常无耻卑劣的!

你当然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私下练习,这也是我所强烈建议的一种最高效的学习方式。但是不要发出来为自己谋利,更加不要把这个当成一个可以让自己长期输出的手段,这不仅是因为你在偷窃、伤害其他人的利益,更重要的是:

在这个过程中,你其实是在潜移默化地伤害你自己——你在破坏自己的原创能力,在滋养自己的懒惰与虚荣,在暗中降低对自我的要求,在默许自己依附他人而生。

而互联网会记住这一切,会默默审视这一切,并终将让你付出代价。

结合亲身经历聊一聊:普通人如何做自媒体(三)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找账号的话,以下有两个小技巧:

1、在目标平台上搜你自己会想要输出的内容,会有很多已有内容和账号,收藏它们。

2、直接去看第三方榜单(新榜、西瓜)下面的号,挑一些去翻他们的内容,找到和你期待方向、风格相像的。

新榜编辑器内可以生成自定义榜单,也就是把你收藏的号以榜单列表的形式呈现,看内容和数据都很方便,我自己会每天早上吃饭的时候刷一下,用来提高网感和找选题,很有用,强烈推荐(进入新榜编辑器,右上角选什么值得写,里面就可以自定义了)。

第三步:创作

进度上包括“仿写”和“原创”两个阶段,流程上包括“选题”和“输出”两部分。

自媒体同时运营几十个账号_运营和新媒体运营_新媒体运营怎么转产品运营

仿写:初期可以用自己的话重新写一遍对方的文章,目的是找到对方文章中的架构和语言逻辑,和自己进行对比。

原创:后期试着学别人的方式写自己的内容,也可以和对方在同一个选题下,但是延伸出自己的想法。

比如我之前在看L先生的文章时就会思考,如果这个话题给我来写的话会怎么写?同样的素材我会怎么用?我有没有更好的想法?然后把这些写出来,就是一篇很不错的文章。

除了他我还学习过河森堡,浪潮,Linkedin,智先生,之前工作的时候拆解学习的号就更多了,包括一些大型营销号、官方号等,都会去拆一拆学一学。

博采众长,多看一些多分析一些,才能找到别人的优势,并且从中对照出自己的优劣。

选题:基于读者思维+对平台风格的把握,选出读者可能会感兴趣的(有用或者有趣),或者平台可能会有流量倾斜的题目。

输出:包括文章输出、笔记输出、素材输出、学习输出等等。

根据个人需求来做,缺什么补什么,最好保证每天有至少2000字的输出。可以存在文档里(之后或许有机会用到),也可以发出来。

我自己的习惯是在知乎发草稿,在公众号发真正思考、修改过后的文章,这样可以得到评论区的读者反馈,等于有了一个小号预发的机会。

比如这个系列其实就是我平时自己的一些思考写了下来,逐渐就积累成了一篇大文章。

(虽然我平时发稿子不多,但是其实写的并不少)

结合亲身经历聊一聊:普通人如何做自媒体(三)

根据以上的指导进行大量尝试,如果能保证每天都有所输出的话,大概三个月到半年就会出现自己的第一个小爆款,有了第一次有效增长,才算是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

新媒体运营怎么转产品运营_自媒体同时运营几十个账号_运营和新媒体运营

第二阶段:强化标签,持续输出

目的:在已被验证可行的路径上快速提升,稳固第一批读者,并且尽量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

目标:有持续的每日增长。有一批可以保证基本阅读量的读者。对写出来的东西大致心里有数。

具体:

1、在已有爆款中找原因,从而确定自己的第一个标签。

2、趁势大量输出相关内容,开始有效的运营。

如果说第一阶段的核心都是在摸索内容,那么第二阶段就是在已经摸索到的路上进行拓宽和加深。

内容上,复制成功的经验,输出一系列读者感兴趣的东西;

运营上,可以开始尝试一些分发(把成功内容发到不同平台,吸引读者关注),一些互动(比如组建一个读者群),尝试不同形式的内容(比如图片、视频、新专栏)。

当然如果你愿意花钱的话,也可以付费or资源置换做一些推广,比如掏钱在别人的地方打广告,自己做一些抽奖,做一些线上or线下活动等等。具体怎么花钱的问题在收尾的Q&A文章中我会写,此处不再赘述。

重点还是要在这一阶段养成有效输出的能力,即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内容,该怎么做,以及建立起自己的输出节奏和流程,保证持续的输出。

这个过程会很长,也会很爽,因为你终于“上道”了,也意味着之前的努力有成效了。当然前提是你的增长是实际有效的,而非撞大运碰上的(比如刚好踩住了某个热点话题,但是自身并没有持续追热点的能力)。

以我为例,第一次真正的小爆款是在知乎上写出了一篇十万赞的回答,从而为自己带来了第一批读者,也从此才开始认真做自媒体这件事。虽然只有几千人,但是意义重大,陪伴我一路成长,真的十分感谢。

也是从这里开始,你的新媒体事业应该要被当做一个正式的工作来看待了。

你要付出像上班一样的认真态度,要像上班一样安排自己的精力,制定有效的反馈和成长机制。每天定量的学习、输出、思考应该成为你的日常,对于一篇稿子是好还是坏应该心里有数自媒体同时运营几十个账号,也应该能够判断出什么时候该提前备稿,什么时候该从床上爬起来追热点,同时也要知道什么东西哪怕很火也与你无关,应该远离。

当然,这一切都不是白来的。你很快就可以进入变现的游戏池,收获到和上班一样甚至高于上班的的物质回报,同时享有一定的自由和成就感。

第三阶段:变现验证,市场认可

目的:证明自己的内容是有价值的。

目标:赚到钱,并且可持续。

以下内容只针对有变现需求的读者而写。如果只是为了自我证明,工作需要自媒体同时运营几十个账号,或者仅仅是出于爱好分享,那都可以跳过这一段,直接看文末。

在第一篇中我已经写过,新媒体变现无外乎就是三条路线:

向上,赚广告费;

向中,自己做产品,赚卖货的钱;

向下,做付费模式,赚读者的钱。

其中第一条的要求最低,也是最普遍的变现方式。

基本上所有能度过第一阶段的人都能接到广告,区别仅在于价格高低和质量好坏。我的公众号有一千多阅读的时候就有商务来投广告,B站和小红书基本上有个几千粉丝的时候就会有小商务来找你,知乎大概几万粉丝的时候会有。

公众号平台除了流量主之外没有对外链接的广告机制,都是各个商务中介来一对一联系。具体报价和阅读挂钩,根据内容所属领域不同也有差别,比如财经号、小众垂直领域的号报价最高,情感号、大学生号报价最低。一般来说是5毛到一块钱一个阅读。

微博和小红书的报价会更低一些。小红书粉丝有个几千就能作为素人接到广告了,但是价格很低,一般是寄送样品+几十一百的费用,做起来之后的报价还是很可观的。B站和小红书逻辑差不多,不单独说了。(主要是因为我还没做,等我有经验了单独再开一个系列去讲)